5月18日,RDC CHINA 2024國際創新核藥產業論壇在中國·馬鞍山圓滿收官。本屆論壇協同“政、產、學、研、醫、金”等各界力量,來自國內外核醫藥界的知名專家學者、企業領袖和行業精英等眾多“大咖”齊聚一堂,聚焦核醫藥領域的前沿研究,開展學術交流、分享實踐經驗、探討創新核藥的未來發展,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創新務實的行業盛會。
大會還邀請了馬鞍山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左年文致辭,市投資促進中心、慈湖高新區、馬鞍山市衛生健康委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相關領導出席。
馬鞍山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市長 左年文致辭
馬鞍山慈湖國家高新區管委會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晉亮就園區投資環境及生物醫藥產業進行招商推介,并向參會代表詳細介紹了慈湖高新區交通區位、基礎配套、產業體系、承接平臺、企業落戶相關政策等。
馬鞍山慈湖國家高新區管委會 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晉亮進行招商推介
當日的核藥議程包括開幕致辭、主旨演講和圓桌論壇三大環節,主要探討了核藥全球進展、核素供應及研究、創新核藥臨床轉化及注冊臨床研究,創新核藥非臨床研究及IND注冊申報、核藥商業化路徑等主題,與會者共同為核醫藥行業未來的發展獻力獻策。
《中華核醫學與分子影像雜志》副總編輯、 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第8-11屆常委丁虹教授
中美核醫學及分子影像學會(CASNMMI)榮譽主席、(美國) Anchoray Inc.創始人/總裁張裕民博士

核欣(蘇州)醫藥首席科學家曾德興博士分別擔任主題演講報告環節主持人;

中國同輻科技委主任、中國同輻研究院院長、中核集團首席科學家杜進博士擔任圓桌論壇主持人
石洪成 教授
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候任主委,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核醫學科主任
《核醫學診療現狀與未來展望》
石洪成教授在主題演講中從國家戰略、全球市場、核素藥物診療指南、行業發展等多個方面進行了深入闡述。他指出,隨著政策的支持和社會各界的群策群力,核醫學領域將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 "
霍力 教授
國家核醫學質控中心主任 北京協和醫院核醫學科主任
《淺談診斷類核藥的臨床轉化特點》
霍力教授探討了診斷類核藥臨床轉化的重要性、面臨的挑戰及其對新藥價值的影響。她認為,診斷類核藥的臨床轉化是新藥研發的基礎,應高度認識疾病的復雜性,充分發揮其作用,并逐步改善“重研發、輕推廣”的現象。
P. David Mozley,MD Chief Medical Officer Lutroo Imaging,
LLC 《Radiotheranostics: (Nearly) Ideal Translational Phase Trial Designs》
P. David Mozley博士詳細闡述了加速對診療一體化放射性藥物的臨床研發的關鍵要素。首先,他給出各專有術語的定義和內涵,特別強調了區分親和力和親合力的重要性。他進一步指出,可以通過將單域抗體作為整個可被放射性標記藥物領域的代表來加速發展。另外,他也提到,在診療合一核藥配對的臨床研發中,為了節省時間、經費,可以先開展相應治療核藥的臨床試驗,只有在取得基本滿意的結果的條件下,再開展相應診斷核藥的臨床試驗。最后,他認為錒-225作為一種放射性同位素,既有潛在的優勢,也存在一定的風險,需謹慎對待。通過優化上述這些因素,應能有效推動放射性藥物的快速進步或避免潛在的研發失敗。
夏海鴻 首席科學家
國電投核素同創(重慶)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散裂反應的阿爾法核素生產》
夏海鴻詳細介紹了裂變反應和散裂反應在核素生產中的作用,并深入探討了從ADS到同位素生產的技術路線。他的演講不僅包括了理論層面的討論,還涵蓋了具體的技術細節和實踐經驗,為與會者提供了寶貴的技術洞察和經驗指導。
須濤 博士
蘇州智核生物創始人&總裁
《靶向腫瘤微環境特異性免疫PET顯像》
須濤博士深入探討了利用PET顯像技術對腫瘤微環境進行特異性免疫診斷和監測的創新方法。在報告中,他不僅詳細解釋了這一創新方法的優勢,尤其是在顯像診斷方面的突出表現,還展示了公司在研管線取得的重要成果,為放射性藥物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楊永民 博士
上海釋雅醫藥總經理/聯合創始人 《99mTc-PSMA分子探針的臨床應用展望及產品開發案例分享》
楊永民博士從PSMA及背景簡介、PSMA影像產品現狀、產品開發案例分享、99mTc-PSMA的臨床應用前景展望分別展開敘述。他認為,mCRPC正在逐漸成為慢性病,隨著新型SPECT/CT設備的推廣普及,99mTc-PSMA影像產品成功上市及臨床應用拓展,99mTc-PSMA影像產品將有更廣泛的臨床應用。
劉栩伽 高級經理
杭州泰格醫藥注冊部
《創新核藥中美IND申報及關注點》
劉栩伽從中美核藥相關法規、中美注冊申報流程、核藥申報關注點三個方面進行了詳細講解,介紹了中美兩國核藥法規的異同,詳述了IND申報具體步驟和流程,強調了核藥申報過程中需要特別關注的關鍵問題,為從事核藥研發的專業人士提供了寶貴的指導和參考。
周云 教授 聯影影像服務創新中心CSO
上海科技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特聘教授
《精準PET分子影像與生物醫藥創新研發》
周云教授講述了放射性藥物、分子影像的定義,精準分子影像定量的原理、方法及臨床應用案例。他認為,基于PET分子影像的微劑量(臨床0期)藥物研究在國內發展相對滯后,精準PET分子影像是藥物研發的加速器和試金石,全人體PET-CT成為新藥研發的重要設備和技術手段,精準分子影像技術也將推動生物醫藥創新高質發展新范式。
Yong Du, PhD Associate Professor of Radiology and Radiological Science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Internal Dosimetry for Radiopharmaceutical Therapy》
Yong Du教授以視頻的形式進行報告。他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內照射劑量學在放射性藥物治療中的應用,詳細講解了輻射劑量的計算方法,為與會者提供了寶貴的技術經驗,為未來研究和臨床應用的方向提供了路徑參考。
王猛 博士
無錫諾宇醫藥科技有限公司首席運營官
《放射性藥物的CMC考量》
王猛博士詳細闡述了核藥CMC相關法規理念、放射性藥物的標記工藝和制劑處方工藝、放射性藥物質量標準與穩定性,以及原輔包材料等的相關介紹,為與會者提供了寶貴的見解與經驗。
丁鳳 博士
成都紐瑞特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
《釔[90Y]炭微球的研發與臨床應用》
丁鳳博士詳述了放射性微球治療的原理、已上市的放射性微球及其臨床應用,重點介紹了釔[90Y]炭微球的研發過程和相關臨床應用。她的報告內容豐富,涵蓋了從研發到臨床實踐的各個方面,為聽眾提供了全面的知識和實踐指導。
游麗芬 臨床運營高級總監
遠大醫藥腫瘤事業群
《核藥注冊性臨床運營經驗分享》
游總的演講報告內容涵蓋了核藥發展簡介、政策利好、核藥監管要求、核藥研發熱點及趨勢、核藥臨床申報情況、核藥臨床試驗的主要挑戰六大部分,詳細講解了核藥注冊過程中的關鍵環節及應對策略,為與會者提供了全面的知識和實用的操作經驗。
汪溪潔 博士
上海益諾思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毒理研究事業部高級副總經理
《放射性體內診斷藥物非臨床研究策略》
汪溪潔博士深入介紹了放射性藥物的概述、非臨床評價策略,并通過案例論述了關鍵要點,為與會者提供了在放射性藥物非臨床前研究中的重要指導和實踐經驗。
韓智豪 博士
中國藥科大學工學院特聘副研究員 《基于靶點的放射性藥物研究》
韓智豪博士探討了放射性藥物的靶向研究策略,突出了基于特定靶點設計的放射性藥物的潛在應用和意義。韓博士的分享內容詳實,為與會者提供了對放射性藥物靶向研究方面較為全面的參考。
圓桌論壇環節,由中國同輻科技委主任、中國同輻研究院院長、中核集團首席科學家杜進博士擔任主持人,國家衛生健康委核技術醫學轉化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臨床重點??葡瘍瓤疲ňd陽市中心醫院)主任李小安教授,拜耳中國研發中心腫瘤轉化醫學負責人王玉坤博士,威智醫藥創始人、威智創科生物(RDC)創始人魏彥君博士,博銳創合首席執行官單波博士,杭州禾泰健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高劍博士針對“全產業鏈生態,能否加速推動核藥商業化布局”的議題,圍繞核藥商業化的現狀與未來趨勢,從放射性藥物的國家政策、原料供應、技術創新等方面進行了廣泛且深入的討論,為中國核藥的商業化布局與突圍提供了建設性的建議和探索方向。
本屆盛會傳遞了核醫藥領域的最新政策思想、介紹了最新技術、闡述了最新見解,就熱門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關注了關鍵問題并共同尋求解決方案。會議促進了各方之間更緊密的合作關系,為跨學科核醫藥產業發展研討路徑,攜手共同推動核醫藥行業向高質量發展。期待明年再次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