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國產原研核藥自動化裝備——榫卯M1型金屬核素多功能合成模塊(Mortenon M1)、S1型核藥自動分裝模塊(Mortenon S1)在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以下也簡稱哈醫大腫瘤醫院)PET-CT/MRI中心順利安裝交付后投入臨床使用,并已助力完成了患者的給藥。這是榫卯繼完成產業界首臺裝機不久后,再度完成核醫學界的又一次裝機。
上圖為Mortenon M1與Mortenon S1安裝于醫院熱室中
此次由榫卯打造的一站式產品自動化解決方案,通過單熱室即可完成單批次核藥的自動合成及分裝,為醫護人員筑起了守護的屏障,不僅較行業內現有的安裝模式具有創新性突破,也是榫卯探索與實現核醫藥全流程鏈自動化生產過程中所邁出的堅實的一步。
Mortenon M1為全球首臺兼具固體靶核素分離純化、小分子/大分子放射性藥物合成的多功能模塊;Mortenon S1是專為核醫學科護士工作站“量身定制”,幫助完成各類核藥全自動化分裝的模塊。兩者均可通過控制軟件遠程操控,具有智能穩定、簡單高效、安全可控等優勢特點。
在榫卯工程師完成了現場的安裝與調試工作后,Mortenon M1與Mortenon S1順利被院方驗收。
上圖為PET中心化學師程亮(左一)與榫卯工作人員(右一)的合影
PET-CT/MRI中心使用Mortenon M1順利完成了數類放射性藥物18F-FAPI-04、18F-NFB、18F-NOTATOC的全自動標記合成,藥物經質量控制檢測合格,其中18F-NOTATOC已用于臨床神經內分泌瘤患者PET檢查(IIT研究),獲得較佳的成像效果(見下圖)。Mortenon M1平均總合成時間約40min,經純化及無菌濾膜過濾后用于患者給藥;使用Mortenon S1順利進行了各類藥物的分裝,S1單次分裝的時間<2min,有鎢合金注射器套筒全程防護,可追溯分裝記錄,醫務人工輻射劑量低,對比手工分裝優勢明顯。
隨著國家系列利好政策的相繼出臺,中國核醫學已成星火燎原之勢,改擴建、新建核醫學科項目與日俱增。放藥的發展,為腫瘤等重大疾病的精準診療提供了更多的選擇,臨床需求逐漸增長。手動標記、手動分裝等操作模式存在工作效率低、核素暴露風險高、無法保證結果均一化等問題,正在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Mortenon M1、Mortenon S1這兩臺由榫卯原研的實力新兵,將助力PET-CT/MRI中心核藥合成與分裝的工作向自動化、標準化與智能化轉型。榫卯也將專注深耕核藥自動化裝備領域,為精研打造更多的產品案例、為全力實現核醫藥全流程鏈的自動化生產而努力。
生產中心地址:無錫市新吳區長江南路35-208號
郵箱:bd@norroybioscience.com
網址:www.biznes2.com